描绘以百年、千年为单位的时光流转
致力于五重塔的大整修

拍摄于2024年5月

兴福寺五重塔(国宝)的屋顶檐角舒展,木质风格沉稳大气。造访奈良的游客们一边远远仰望塔顶,一边拍下照片作为旅程的回忆。这座高约50米的木塔是日本国内现存木塔中仅次于同为国宝的京都东寺五重塔(高约55米)的第二高塔,同时也是奈良县境内的最高建筑物。兴福寺五重塔的历史可追溯到奈良时代,曾数次被战火及雷击焚毁,又数次得以重建,现存建筑为室町时代应永33年(1426年)重建的第六代塔。此后约600年的时光里,这座古塔历经台风、地震等天灾,挺过废佛毁释等时代剧变,度过种种危机将古老的风貌流传至今。兴福寺五重塔不仅是承载着人们记忆与祈祷的珍贵佛塔,更是古都奈良的美丽象征之一。目前正在开展自1901年以来首次的大规模保存和修缮工程。也就是说,上一次大整修还是明治时代的时候了。

木结构建筑需要定期接受保养。2020年,负责日本文化财建筑物保存和整修工作的奈良县文化财保存事务所在调查时发现,五重塔瓦片存在错位及破损等问题。在由寺院、文化厅、和专家们等组成的修缮专门委员会建议下,确定了旨在让下一代能够妥善继承的整修方针。目前正在制定细致的修缮计划并开展种种加固工程,除覆盖了瓦片的屋顶的全面替换、木制构件的修缮、已剥落的灰浆墙面的修补外,还将检查木塔轴部的状态。同时因发现第一重塔四角柱子上被称作 "大斗" 的构件发生变形,整修工作规模比当初预想的大得多。


2025年3月,为了保障修缮工程在风雨中也能继续推进的脚手架—— "素屋根(施工用的覆盖物)" 搭建完成,整修工程正式启动。由钢筋构成、高约60米的围栏将木塔完全覆盖。虽然这座历史地标暂时的停止开放让人感到些许寂寞,但是我们也期待在为了整修而开展的调查中取得新的学术发现。正因为是如此不寻常的情况,更将成为思考继承文化财的特别时间吧。

上一次整修时更换的瓦片。部分瓦片上还刻有室町时代的年号。

拍摄于2025年8月

为了传承给下一代而开展的大整修

兴福寺贯首(即寺院住持)森谷英俊(75岁)表示:"五重塔是为了供奉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佛骨(佛舍利)而建造的佛塔。佛塔代表着释迦牟尼佛本尊。塔的高度使得它从远处来看依然醒目,住在奈良的人从任何地方都能眺望到它。换言之,这是为了让所有能看到它的人都能感受到被慈悲心所包容的安心感。五重塔不仅只有宗教上的意义,它还是传承了当时的建筑技艺、文化水准以及精神高度的珍贵建筑物。希望此番的整修工程能得到众人的理解、支持及帮助而顺利完成。"

塔内围绕中心柱,背靠背地安放有药师三尊像、释迦三尊像、阿弥陀三尊像及弥勒三尊像。(拍摄于2022年10月)

事实上,时隔约120年,面对 "令和大整修" 这一特殊时间点,他因 "虽说是偶然的机缘,但是因无数人的结缘才形成了如今这座塔,所以我们都有着‘必须顺利传承给下一代’的紧张感" 的心情而凝重了表情。目前工程进度进行了对外公开,并举办了研讨会,秋季预计将在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 "运庆 祈祷的空间——兴福寺北圆堂" 特别展览等。希望通过举办各种活动与人们相接触,从而进行广泛的宣传。另外,还提供能让人更深入了解兴福寺及日本文化的旅行及体验活动。

五重塔:讲述历史的见证者

和铜3年(710年),日本从首个正式国都藤原京迁都至平城京。当此之时,日本作为律令制国家的体系基本完成,兴建了许多中国大陆式的宫殿及寺院,融合了印度、波斯、阿拉伯等异国文化,步入了富有国际色彩的天平文化最繁盛的时代——兴福寺便是于此时兴建于奈良。装饰国都的华丽建筑,是统治者向内外彰显声威的标志。兴福寺与显赫贵族——藤原氏的祖先藤原镰足及其子嗣、尽力促成了迁都平城京的藤原不比等有着很深的渊源,传说五重塔是由不比等之女——光明皇后发愿,于天平2年(730年)建造的。

而专业委员会成员、东京大学准教授(日本建筑史)海野聪表示:"文化遗产不仅拥有作为美术品的魅力,还是讲述历史的见证者。五重塔凝聚了其时代背景、当时的工匠技艺、寺院环境与宗教意义于一身。"他继续分析道,"兴福寺曾多次焚毁又得以重建,每次重建时都会结合当时的技术进行改良,既保留了奈良时代的样式,又不断累加了历史的沉淀。兴福寺对传统和先例的坚持,在全世界历史建筑范围中也是十分罕见。此外,自中世纪以来,对五重塔进行了多次重建整修,我们推测之前每次都未大规模更换木材。本次整修理念中,最重要的主题为妥善保存完好的部分,不损害其原本的价值。文化财的整修没有重来的机会。为避免追求速度牺牲质量而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有必要进行慎重的调查,并时常确认当前的方针是否正确。"强调了灵活应对的重要性。他还期待通过对使用木材的种类、产地、购买途径等进行调查" 或许可以了解到当时商品流通情况及森林环境等新信息"。

拍摄于2023年5月

以百年、千年为单位的标尺

目前预计整修工作将于2034年3月完成。海野准教授说:"我想可能会有人觉得这次整修要耗时过长,但是跟保存至今的五重塔,或者说兴福寺的历史相比,只是短短几年而已。进一步说,从奈良的历史、日本的历史这种以千年为单位的标尺的角度俯瞰我们现在的工作,也只不过是一个瞬间。但是,就是这样瞬间的累积会关系到文化财的未来。明确现在必须做的事,和托付给下一代的事,也同样至关重要。"


兴福寺的森谷贯首也平静地表示:"诸行无常,世间万物皆为无常。我也上年纪了,所以‘我是否能坚持到整修结束’和‘我一定要坚持到底’两种想法同时存在。我想即使我成了个步履蹒跚的老头也要追随可靠的年轻一代的脚步(笑)。虽然不知道下一次大整修是在100年后还是在200年后,希望能够取得可靠的成果,将接力棒交给下一代。"

拍摄于2025年6月

五重塔的大整修是无法用一个人的一生为标尺来衡量,而是以百年乃至千年为单位的时光流转为背景的大工程。换个角度想,正是因为无数先人们通过整修将五重塔传承给后世,我们如今才能想象天平时代的风采以及中世纪人们的思想。而传承这份宏伟而浪漫的事业,现在正在奈良开始展开。

Japan Cultural Expo 2.0

Japan Arts Council

Agency for Cultural Affairs, Government of Japan

  • X
  • Facebook